珠啼玉泣。
向画筵深夜,相对愁绝。
今世红红,宿世虫虫,生平最惜离别。
风帘露席随升降,判滴满、烂银荷叶。
算芳心、未是灰时,肯怕界残红颊。
便与笼纱护取,也应护不到,将灺时节。
苦忆高楼,网户曈昽,照见粉痕明灭。
罗襦低解闻芗泽,有谁问、阶前堆积。
只凄然、拥髻人人,愁涴石榴裙褶。
疏影 烛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烛泪》是郭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在中文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疏影 烛泪’:
作者简介:《疏影·烛泪》的作者是郭麟,他不仅是一位词人,还精通诗古文辞。郭麟的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众多作品,展现了他对诗词艺术的深厚造诣。
词作鉴赏:《疏影·烛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宴饮的图景,通过对烛泪的描写,传达了离别之痛与对往事的追忆。词中“珠啼玉泣”四字,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在夜宴中的哀怨之情。
文化背景:《疏影·烛泪》的创作时间跨越了清朝,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在古代,文人雅集中常有饮酒赏月、吟诗作对的活动,而《疏影·烛泪》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作品。
情感表达:词中通过对烛泪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和无奈。这种情绪在现代读者看来也许有些难以理解,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常见的情感体验,反映了人们对于离别和失去的一种深刻感受。
艺术特色:《疏影·烛泪》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巧的语言运用和深刻的情感传达。词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和隐喻,使得整首作品层次丰富,意味深长。同时,郭麟的词作也体现了当时词风的变化,从婉约到豪放的转变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疏影·烛泪》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词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