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啼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
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
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
算未应输与,金盆蟋蟀,枕函清夜。
窗罅。
见低亚。
簇几叶瓜华,露亭水榭。
胡卢样小,若个探怀堪讶。
笑虫虫、自解呼名,物微不用添尔雅。
便蛇医、分与丹砂,总露蝉同哑。
琐窗寒 蝈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琐窗寒·蝈蝈》是清代诗人郭麟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郭麟,这位清代的诗人,其生平与创作背景不详。《琐窗寒·蝈蝈》作为其作品之一,体现了他的文学成就。
诗词原文:
络纬啼残,凉秋已到,豆棚瓜架。声声慢诉,似诉夜来寒乍。挂筠笼、晚风一丝,水天儿女同闲话。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蝈蝈的声音,传达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情感。”络纬啼残”形象地勾勒出秋季的景致,而”蟋蟀之声”则增添了一丝哀愁。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艺术特色:郭麟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琐窗寒·蝈蝈》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声音,更通过这些声音传递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挂筠笼”、“水天儿女同闲话”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在宁静中寻求慰藉的心境。通过对蝈蝈鸣叫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历史文化价值:《琐窗寒·蝈蝈》不仅是诗歌,也是研究宋代乃至清代文化的一个窗口。周邦彦的《锁窗寒·寒食》同样反映了宋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情感,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部分,值得深入探讨和传承发展。
《琐窗寒·蝈蝈》是郭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歌,其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风格,还能进一步理解古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表达,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