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陈子玉邓尉寻春诗意

乌榜冲烟,鱼鳞动境,俊游肯待春晚。
雨水才交,雪花初霁,人在虎山桥畔。
吟到荒寒处,却早有、翠禽啼遍。
笑他歌舫匆匆,只向山塘塘半。
记共阿连徐孺,载画榼瘿瓢,三宿犹恋。
风帽欹檐,冰苔印屐,似尔少年清婉。
回首昔年梦,已两鬓、吴霜轻点。
倘觅留题,石楼应有诗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春慢·陈子玉邓尉寻春诗意》是清代诗人郭麟的作品,全文展现了作者对春天、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郭麟: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 生平与成就:郭麟的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在当时已经受到广泛认可,可见其艺术成就非同一般。
  1. 诗歌原文
  • 开头部分:乌榜冲烟,鱼鳞动境,俊游肯待春晚。雨水才交,雪花初霁,人在虎山桥畔。这句诗描述了春天来临的景象,乌黑的船票冲入薄雾中,水面波光粼粼,春游的人们不等待晚春,直接在桥上赏景。
  • 中间部分:吟到荒寒处,却早有、翠禽啼遍。笑他歌舫匆匆,只向山塘塘半。这里通过翠鸟的鸣叫,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
  • 结尾部分:曾对君家说,且看了、春灯方去。这句诗表达了与友人相聚共赏春灯的喜悦心情。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探春慢·陈子玉邓尉寻春诗意》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如“乌榜冲烟”和“鱼鳞动境”,不仅形容了景物的美,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
  •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绘一个春天的清晨,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1. 文化背景
  • 历史背景: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繁盛,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像郭麟这样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个人色彩。
  • 地域特色:邓尉山位于苏州市,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郭麟在邓尉山寻找春天的诗意,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对故乡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探春慢·陈子玉邓尉寻春诗意》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面,一种生活的态度,它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