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冯玉如月夜听箫图

宵寒更清。箫声独闻。
碧桃花落纷纷。又人间暮春。
而今鄂君。名香细薰。
只他凉月殷勤。照秦楼夜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太平·冯玉如月夜听箫图》是清代诗人郭麟创作的一首古诗

郭麟,字子远,号梅庵,是清朝中期的著名文人。他的一生虽然较为短暂,但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醉太平·冯玉如月夜听箫图》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独自聆听箫声的场景,通过对月光、箫声和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晚春夜晚画面。

诗中“宵寒更清。箫声独闻”一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寂静而清新的氛围中。接着,“碧桃花落纷纷。又人间暮春”两句通过“碧桃花落纷纷”来渲染一种凄凉之感,与前句的清冷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人间世态的感慨。

诗人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他以箫声为引,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对人生、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种抒情方式既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其现代性和普遍性。

郭麟的创作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凉月殷勤”和“秦楼夜深”等意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场景的描写,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醉太平·冯玉如月夜听箫图》不仅是清代文人诗歌的一个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