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吴歌

摩诃池上歌残,一声何处悠扬起。
将连忽断,似无还有,月明风细。
月子弯弯,花开缓缓,一般情思。
算篴家不是,渔家不是,问莫是,刘三妹。
子夜四时堪拟。
变新声、我侬欢喜。
扁舟夜泊,人家两岸,听风听水。
白葛单衣,蒲葵小扇,新凉天气。
又前溪柔舻,呕哑说是,钓船归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麟是《水龙吟·吴歌》的作者

这首词作创作于嘉庆年间,由苏州吴江人郭麟所作,其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据一席之地。下面将通过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水龙吟·吴歌》及其作者:

  1. 作者背景
  • 郭麟,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词人,生于1767年的苏州吴江。他不仅工诗古文辞,还著有《灵芬馆诗初集》,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艺术修养。
  1. 词作内容
  • 在《水龙吟·吴歌》中,郭麟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歌的独特魅力。“摩诃池上歌残”,形象地勾勒出吴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子弯弯”等句子,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吴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 词中“变新声、我侬欢喜”展现了词人在音乐变化面前的喜悦心情。“扁舟夜泊,人家两岸,听风听水”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通过听觉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1. 艺术特色
  • 《水龙吟·吴歌》作为一首词作,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词人巧妙地将吴歌的元素融入词中,通过对吴歌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热爱与敬意。
  • “白葛单衣,蒲葵小扇”等意象的使用,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体现了词人在表达上的巧思与用心。同时,这些生动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1. 文化价值
  • 作为研究吴歌的重要文献,《水龙吟·吴歌》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词中的许多元素,如服饰、风俗等,都有助于后人更好地了解吴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文化意义。
  • 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示了词人的个人才华,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除了上述关于《水龙吟·吴歌》的介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可以加以考虑:

  • 探索郭麟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其他词作风格及特点;
  • 研究吴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位置和作用;
  • 探讨郭麟与其他词人的交流与影响;
  • 分析词作中的象征与隐喻,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
  • 考察词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传情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水龙吟·吴歌》不仅是郭麟个人的杰出代表,也是苏州吴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此词的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成就,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