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君谟

昔年曾共咏梅词,谁料幽香冷一池。
今日重来阶下立,难将泪眼看空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周君谟》是一首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悼和不舍之情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陈谟,字仁先,号苍虬,湖北蕲水人。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官员。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号苍虬,是光绪二十九年进士,任刑部主事、广东道监察御史等职。他在清、民国、张勋、满洲国时期皆有任职。有《苍虬阁诗》、《旧月簃词》。他的文学成就包括创作了多部诗歌作品,如《挽周君谟》。

  2. 诗歌原文
    一蓬白雪上京华,五凤楼台是帝家。
    定向天官书上考,还随御苑簇轻车。
    秦淮柳色皆金缕,吴越山光遍绮霞。
    昔年曾共咏梅词,谁料幽香冷一池。
    今日重来阶下立,难将泪眼看空枝。

  3. 诗歌解析

  • 首联“一蓬白雪上京华,五凤楼台是帝家”:描绘了一幅壮丽的京城景象,通过“一蓬白雪”形容雪花的纯洁与高洁,而“五凤楼台”则是帝王的象征,暗示了周君谟的地位之尊。
  • 颔联“定向天官书上考,还随御苑簇轻车”:这里的“定向天官”可能是指周君谟在仕途上的成功与地位的提升,而“还随御苑簇轻车”则展现了其生活的奢华与荣耀。
  • 颈联“秦淮柳色皆金缕,吴越山光遍绮霞”:这两句通过对秦淮河畔柳树和吴越山水的描述,展现了周君谟所生活地区的美丽与富饶。
  • 尾联“昔年曾共咏梅词,谁料幽香冷一池”:回忆了两人过去共同吟咏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周君谟离世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挽周君谟》不仅是一首表达了深切哀悼的诗歌,也是对友谊和人生经历的一种回顾与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情、命运的哲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