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吟 其二

最喜老母容,矍铄鸠杖中。
最喜兄弟心,酣饮兕杯空。
一醉宵月白,一睡朝日红。
再睡复再醉,颓然一仙翁。
壁上紫藤花,夭矫如苍龙。
日日坐花下,龙须鏖怒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还乡吟 其二》是近现代诗人袁嘉谷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母亲深沉的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袁嘉谷,一位在文学上有着深厚造诣的诗人,其作品多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 诗作原文:《还乡吟·其二》最喜老母容,矍铄鸠杖中。最喜兄弟心,酣饮兕杯空。一醉宵月白,一睡朝日红。再睡复再醉,颓然一仙翁。壁上紫藤花,夭矫如苍龙。日日坐花下,龙须鏖怒风。
  3. 主题思想:通过对母亲的描绘,展现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在艰难岁月中家人相互扶持的温馨画面。诗中也流露出对兄弟情谊的重视,兄弟之间的欢聚与饮酒,展现了浓厚的乡愁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4. 艺术特色:袁嘉谷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紫藤花”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家族的繁荣。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和淡泊。
  5.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还乡吟 其二》不仅传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爱,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和支持。这种情感和价值观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价值。
  6. 鉴赏与学习:读者可以通过赏析此诗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还乡吟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母亲和家人深深眷恋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家庭画卷。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和亲情观念,以及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