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四首 其二

斗酒难消磊块胸,短衣腰剑发蓬松。
路逢侠客且倾盖,地有名山便曳筇。
谩恃高才能倚马,终教绝技等屠龙。
灵砂果得还丹术,愿谢人间万户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蘅芳创作的《感怀四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作原文:斗酒难消磊块胸,短衣腰剑发蓬松。路逢侠客且倾盖,地有名山便曳筇。

  2. 诗作翻译与赏析:《感怀四首 其二》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斗酒难消磊块胸”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无法通过酒精来消除心中的烦恼。”短衣腰剑发蓬松”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以短衣和长剑的形象出现,给人一种豪放不羁的感觉。”路逢侠客且倾盖”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侠客,并与之交谈,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地有名山便曳筇”则表明在诗人心中,自然的美好足以抵消生活中的所有烦恼。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3. 诗作背景:虽然《感怀四首 其二》的具体创作背景无从知晓,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诗人在特定时期或心境下的作品。这一时期可能正值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重大变故之时,诗人通过这样的诗歌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4. 诗人介绍:华蘅芳(1687年—1759年)是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出清初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风貌。他的创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色。

《感怀四首 其二》作为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