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

春鸟依依择木栖,架间茅屋渡头西。
一堤截水聊通路,三户为邻尚隔溪。
牧笛横吹芳草乱,渔蓑斜挂夕阳低。
此中大有逍遥处,赢得新诗日日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的作者是华天衢

《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是清代诗人华天衢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宁静乡村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春鸟依依择木栖,架间茅屋渡头西。一堤截水聊通路,三户为邻尚隔溪。牧笛横吹芳草乱,渔蓑斜挂夕阳低。此中大有逍遥处,赢得新诗日日题。
  2. 诗歌赏析
  • 意境营造:《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通过春天的景象,构建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春鸟依依择木栖”描绘了鸟儿选择树木栖息的情景,而”一堤截水聊通路,三户为邻尚隔溪”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具体描绘,体现了诗意地栖居的生活理想。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反映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诗中的”此中大有逍遥处”不仅描绘了景色,更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1. 作品背景:《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的创作背景是在诗人隐居无锡酿花庄四十年期间所写。这段隐居生活使得诗人得以远离尘世的纷扰,有机会深入观察和体验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这种生活经历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能够以更为深刻和细腻的情感去描绘和思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2. 艺术手法:《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简洁明快而又含蓄蕴藉的手法。诗人通过精细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诗句中的“一堤截水聊通路,三户为邻尚隔溪”等句,不仅展示了乡村的宁静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3.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乡村田园风光的描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观念。

《酿花庄杂咏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它提醒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追求简单而不简单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