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施尊师道场

仙云不可即,高阁旧盘桓。
石镜宛如昨,金经忽已残。
琴存三叠舞,炉罢九真丹。
杏叶悲黄落,无风满醮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施尊师道场》是一首由清代翁纪长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施尊师的敬仰和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翁纪长是一位清代诗人,其生平事迹在文献中鲜有记载。
  • 诗歌风格:从诗的内容来看,翁纪长的诗歌具有清丽脱俗的特点,能够体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析:诗的上半部分“仙云不可即,高阁旧盘桓”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仙境画面;“石镜宛如昨,金经忽已残”则透露出岁月流逝的无奈与修行中的沧桑变迁。
  • 整体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施尊师道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追求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宗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与尊敬。
  1. 诗歌鉴赏
  • 意境营造:翁纪长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艺术空间。通过对施尊师道场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和修行的理解,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 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反思自我、审视人生的机会。

《访施尊师道场》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窥见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施尊师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