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名园

胜地不易觏,闲游倍有情。
垂杨青已放,芳草绿初萌。
花傍峰根笑,泉从石隙生。
支筇循径去,独立咏诗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游名园》是一首清代诗人李应莘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李应莘,字稼门,长安人,咸丰丙辰进士。他曾任河南候补知府,并有《双桐书屋诗剩》等作品传世。李应莘的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深思。
  2. 原文节选:《春日游可园感赋》是李应莘所作,描绘了春天游园的情景与感慨。诗中的“古刹寻春乘逸兴,名园访胜逐清游。烟云莽苍千章木,风日荒寒百尺楼”等句子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名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3.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白描写意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运用了许多古典意象,如“烟云”、“风日”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4.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在春日里游园时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通过游园这一活动,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体现了李应莘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掌握,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和学习范例。

《春日游名园》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李应莘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