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杂兴三首 其一

红梅的的似珊瑚,花下谁携酒一壶。
细草画桥桥畔路,东风吹皱绿氍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春杂兴三首·其一》是清代诗人秦鼎元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形式。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悟,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下面将从诗歌原文、注释、翻译以及赏析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春风花草自争新,
    不待扬鞭已觉频。
    莫笑老夫头白了,
    且将衰朽付青春。

  2. 词语注解

  • 春风花草:指春季里盛开的花朵和草本植物,象征着生命的勃勃生机与大自然的繁盛景象。
  • 不待扬鞭已觉频:意指无需鞭策,春风已经使得花草竞相开放,展现了自然万物的生命力。
  • 老夫头白:表示自己已至老年,头发变白,用“老夫”自嘲。
  • 衰朽付青春:将自己衰老的状态比喻为“青春”,意味着在年老时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对生活的热情。
  1. 诗歌翻译
    The spring breeze, flowers and grasses compete for their first freshness; they bloom without the need for a whip to spur them on. Do not laugh at me for my white hair; I let my old age be devoted to youthful vitality.

  2. 赏析解读

  • 自然之美:秦鼎元的《早春杂兴三首·其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春天的气息和花草的竞相开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自然之美不仅让人赏心悦目,也启发人们去珍惜和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 人生感悟:诗中的“不待扬鞭已觉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节奏的一种独特理解。在他看来,自然万物无需人为的鞭策也能自行其是,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且将衰朽付青春”则体现了诗人面对衰老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相信即使人已步入晚年,但精神世界依然可以充满活力和热情。
  • 艺术特色:《早春杂兴三首·其一》在艺术上追求简约而深远,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早春杂兴三首·其一》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作,它更是一次关于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启示读者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