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引疾南旋率成四律留别在滇诸同好 其一

荣枯出处总难同,梦幻都归一笑空。
不尽蛮烟兼瘴雨,相看社燕换秋鸿。
十年听鼓催头白,一路看花照眼红。
敢步休官洛社去,香山居士又坡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十八日引疾南旋率成四律留别在滇诸同好其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感伤五首》。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云南节度使时,因患病而南归的途中所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背景分析
  • 白居易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十一月初七,被授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唐王朝中央集权已经名存实亡。白居易在这一时期内多次上书皇帝建议政治改革,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和采纳。
  •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江州司马。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如《琵琶行》《长恨歌》等。
  1. 主题与情感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失望。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和现状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怀念。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诗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 文化影响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
  •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白居易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以及他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