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野行

牛背歌儿度远烟,东风拍拍雨余天。
溪前忽露晴光晚,唱起垂杨无数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晚野行”是一首古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该诗描绘了夏日晚凉时作者行走在稻田和树林间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耒,字文潜,晚年自号无垢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秦观并称“北宋三杰”,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牛背歌儿度远烟:描述的是牛背上的歌者,歌声随风飘散,仿佛连远处的烟云也随着歌声起伏。这里的“度”字用来形容歌声的传播范围之广,给人以空灵之感。
  • 东风拍拍雨余天:形容天气在雨后渐渐放晴,东风轻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 溪前忽露晴光晚: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刻,溪流旁突然露出晴朗的光芒,带来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 唱起垂杨无数蝉: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歌声与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1. 艺术特色
  • 张耒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著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 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牛背歌儿度远烟”中的“度远烟”象征着声音的传播,而“春风拍拍雨余天”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的气息。
  1. 文化背景
  • 张耒生活在宋朝,这一时期的文人普遍注重文学创作与审美追求,同时,宋朝的诗词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较为自由奔放的风格。

“夏晚野行”作为张耒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出的美学观念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