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诗和杜云川

拂石照水坐,微风香一园。
鱼苗新雨出,蜂阵午晴喧。
小艇依低槛,疏篱移短垣。
暮烟迷远色,云室剪灯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园诗和杜云川》是清代秦棐彝创作的一首作品,属于诗歌领域。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园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东园诗和杜云川》:

  1. 作者介绍
  • 秦棐彝:字陈常,清无锡人,诸生。工诗,隐于医,著有《陈常遗稿》。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1. 诗歌原文
  • 拂石照水坐,微风香一园。
  • 鱼苗新雨出,蜂阵午晴喧。
  • 小艇依低槛,疏篱移短垣。
  • 暮烟迷远色,云室剪灯言。
  1. 主题分析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拂石照水”、“微风香一园”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生活感悟:诗人通过观察鱼苗和新雨的景象,以及蜂阵午晴的繁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活力。
  • 隐逸情怀:诗中“隐于医”一句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选择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1. 文化背景
  • 《陈常遗稿》:作为诗人的作品集,记录了秦棐彝的文学创作及其生平经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 扬州东园:诗中的“东园”是扬州城东的一处著名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艺术特色
  • 语言表达:诗歌用词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 结构布局:全诗遵循传统的诗歌格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读来朗朗上口。
  1. 历史影响
  • 曹寅题咏:据《江都县续志》记载,曹寅曾为东园景点写诗并逐一取名,这表明《东园诗和杜云川》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 后世传颂:诗作在历史上被多次引用和传颂,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东园诗和杜云川》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