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熊雪堂先生

正系苍生望,先生未合闲。
累朝看赤舄,两疏乞青山。
直道安危后,深心去就间。
盈盈章贡水,为照老臣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熊雪堂先生》是清代诗人秦松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政治生涯的评价。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秦松龄,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晚号苍岘山人。他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顺治十二年中进士,曾任职于江南无锡的检讨和谕德,因参与政治活动而一度罢官。他家中有寄畅园,常在此读书,工于诗歌创作,尤以七律见长,还著有《毛诗日笺》、《苍岘山人集》等著作。
  2. 诗歌原文
    正系苍生望,先生未合闲。
    累朝看赤舄,两疏乞青山。
    直道安危后,深心去就间。
    盈盈章贡水,为照老臣颜。
  3. 诗歌赏析:《上熊雪堂先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古代政治家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正系苍生望”反映了这位官员深受民众爱戴,“先生未合闲”则表明诗人认为此人应继续发挥作用。“累朝看赤舄”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官员履任,“两疏乞青山”暗示了该人物多次上书请辞,最终选择归隐山林。“直道安危后”表达了其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态度,“深心去就间”显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最后一句“盈盈章贡水,为照老臣颜”,可能是在描述章贡河的水色清澈,如镜般反映出他的容颜,同时也暗指其在历史上留下的影响与功绩。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智慧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清官的崇高敬意。

《上熊雪堂先生》不仅展示了秦松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政治理念、道德追求以及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