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闲清制尚依然,试茗萧斋一榻边。
秋水涧深朝听雨,落花风过午生烟。
缥囊珍重三千首,僧院销沉二百年。
不是彦先能好事,几回遣韵委流泉。
复竹茶炉和顾梁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竹茶炉和顾梁汾》是清代诗人秦宝寅的作品,该诗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喜爱和追求。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秦宝寅,字乐天,号石农,真斋先生之子,苏州府学生,家有藏书,喜宾客,尤喜与慈溪姜宸英为唱和。中岁后弃举业而从事医学,并有《石农诗稿》传世。
诗歌原文:
- 高闲清制尚依然,试茗萧斋一榻边。
- 秋水涧深朝听雨,落花风过午生烟。
- 缥囊珍重三千首,僧院销沈二百年。
- 不是彦先能好事,几回遣韵委流泉。
诗歌内容赏析:《复竹茶炉和顾梁汾》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面,诗人以清幽自然的环境为背景,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不仅描述了茶叶的清香,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艺术特色:秦宝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缥囊珍重”可能象征着珍贵的知识或文化遗产,而“僧院销沈”则可能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些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使其不仅是一首单纯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思想感情的艺术佳作。
文化影响:秦宝寅通过这首诗传递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复竹茶炉和顾梁汾》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感的诗作,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体现。它展示了秦宝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