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传胪恭纪二首 其二

欣奉慈闱帝里居,鸾章昨岁拜恩初。
趋朝训勉勤王事,退食丁宣读父书。
此日归来真舞彩,当年远别几牵裾。
承欢岂易邀君宠,倍切葵心向玉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未传胪恭纪二首》由清朝的秦勇均创作,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朝廷科举制度以及自己参与其中的感激之情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秦勇均,字子云,号南屏,清代文学家,曾任吉安青原、鹭洲书院主讲。
  1. 诗词原文
    欣奉慈闱帝里居,鸾章昨岁拜恩初。
    趋朝训勉勤王事,退食丁宣读父书。
    此日归来真舞彩,当年远别几牵裾。
    承欢岂易邀君宠,倍切葵心向玉除。

  2. 诗词赏析

  • 诗中意象:诗中的“慈闱”指的是皇帝的母亲或皇后,通过这样的称呼表达了诗人与宫廷的紧密联系。“鸾章”则指皇帝颁发的诏书或者任命状,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情感表达:“趋朝训勉勤王事”表达了诗人在朝廷中积极参政议政的态度,而“退食丁宣读父书”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研读父亲遗留下的经书的场景,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责任感。
  • 对比关系:诗中提到“此日归来真舞彩”,暗示诗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别后再次回到朝廷,此时的心情如同彩蝶飞舞,欢快无比。“当年远别几牵裾”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离别时刻的怀念。
  • 政治态度:最后两句“承欢岂易邀君宠,倍切葵心向玉除”表明了诗人虽然难以轻易得到君主的青睐,但他仍然怀着一颗忠诚的心,希望能为国效力。

《己未传胪恭纪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及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