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山

吾闻句践之国,乃在大江之南,沧海之西。
千岩万壑四方山水会聚,处处金梯玉洞上与星斗齐。
三衢谽谺倚晴昊,猿愁猱迷无乌道。
浑如石家金谷园中,横搴云锦步障五十里,若教赤松元一见之,定轻十洲小三岛。
昔者鸿蒙之气初凿开,滔滔浲水漫天来。
尧老舜忧鲧无功,土窟木巢成祸胎。
天教苍水使者口衔赤符授鲧子,咨尔开山掘地泣天癸。
惟有此山土堵石斥不可以透溜,遂召巨灵擘作川形卓三矢。
山开地死自古夹道草木皆不生,但见乘黄油碧往来不绝重行行。
行人醉眼罨画里,安石能无宇壑情。
我亦江湖怀魏阙,一寸丹心未华发。
身到云烟早下来,先买轻舟向吴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衢山》是一首纪行诗,由南宋诗人曾几创作,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浙江衢州三衢山时。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曾几,字吉甫,号茶山,南宋著名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宋室南渡的动荡变迁,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诗歌作品。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闻名,尤擅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2. 作品原文:《三衢道中》是曾几在一次游历浙江衢州三衢山时的所见所感之作,全诗如下:“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此诗以其明快自然的风格和生活韵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以及旅途中的愉悦心情。
  3. 作品鉴赏:曾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游览三衢山时的轻松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抓住黄梅时节无雨反晴的反常特点,表现了诗人出游的豪兴和天助人兴的愉悦。次句写浙西丘陵绵绵、溪流四布的地理特征,以及自己在小溪尽头弃舟山行的游程;第三句写山道上绿树如盖,仍然不减来时的浓郁;末句写黄鹂的鸣叫声给山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不但暗示了物候的变化,而且展现了诗人欢快喜悦的心情。

曾几在宋代文坛上以其精湛的诗艺和深邃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追求简洁明快,更富含深厚的哲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对《三衢道中》等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曾几的诗词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宋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反映。

《三衢道中》作为曾几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自然景观的文人墨客们来说,这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