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堠山

相携凌绝顶,一览散千愁。
飞鸟云边没,明湖天际浮。
山川原不改,戎马几时休。
空抱诛茅愿,斜阳归路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诸子登堠山》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当时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开放,文化艺术繁荣。

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内容
  •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表达了对历史更迭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 颔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则是直接引用了晋代羊祜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感伤。
  • 颈联“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展现了山河壮丽的景象,而尾联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
  1. 艺术特色
  •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羊祜故事、烽火台等,这些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 整首诗构思巧妙,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与诸子登堠山》不仅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