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绝顶罕行踪,上有苍苍百岁松。
恨煞白云横半岭,举头不见丈人峰。
吊外舅(乙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吊外舅(乙丑)》是清代徐搢珊创作的一首五绝。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吊外舅(乙丑)》的作者是徐搢珊。徐搢珊字式如,号筱湖,是一位有着文学造诣的文人。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文坛的关注,而且其影响力延续至今。徐搢珊的生平经历丰富,他不仅是诸生的身份,还曾著有《筱湖吟稿二集》,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与追求。
这首诗的内容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诗句“泰山绝顶罕行踪,上有苍苍百岁松”描绘了一幅泰山之巅孤独而高远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坚持的思考。“恨煞白云横半岭,举头不见丈人峰”表达了诗人因世事变迁而产生的感慨,以及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和宇宙无常的深刻感悟。
从艺术角度来看,《吊外舅》的诗歌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中的“恨煞白云”和“举头不见丈人峰”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此外,徐搢珊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述,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展开,这种深度的艺术表达也是其作品受到赞誉的原因之一。
《吊外舅》不仅是徐搢珊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追求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