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遍水心亭,万顷田禾色倍青。
最是群儿玩耍处,共持长竹逐蜻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夕阳红遍水心亭,万顷田禾色倍青。
最是群儿玩耍处,共持长竹逐蜻蜓。
《晚眺》赏析
《晚眺》是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神智体七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诗中,苏轼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描绘了祖国壮丽俊秀的山水。他不仅通过文字勾勒出山川的雄伟,还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诗中的“山光水色”不仅是客观的自然景观,更是苏轼心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深深眷恋。
这首诗采用了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即所谓的“神智体”,这在宋代诗歌中并不多见。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晦涩难懂的形式,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苏轼巧妙地运用语言游戏,使读者在解读过程中产生更多联想和想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细腻,读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从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晚眺》是苏轼用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眼光所创作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