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姑苏报恩寺北塔(乙丑)

三分鼎峙国无孙,七级浮图今尚存。
自下升高梯有级,由中望外壁悬门。
上层已历云堪驾,绝顶先登斗可扪。
欲问前朝兴废事,塔巅古佛竟无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姑苏报恩寺北塔》是明代文学家、诗人杨慎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当时杨慎正在江南任职,他在游览苏州名胜古迹时,登上姑苏城西北的北塔,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碧云台上望长安,万里江山入眼来。
落日欲沉江树远,乱山如画接楼台。
孤烟袅袅起寒翠,远水悠悠绕古苔。
回首吴中无限事,白头犹作少年哀。

杨慎在诗中写道,他站在碧云台上遥望着远方的长安,只见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江树之间,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如同一幅画卷般美丽。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了吴地的许多往事。然而,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已是白发苍苍,仍然保持着一颗少年的心,这让他感到无比悲哀。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描绘江南美景和抒发个人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