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山隐者

幽居寂寂掩荆扉,座绕烟云碧四围。
石浅懒分泉脉细,山深喜种药苗肥。
煮茶自扫松楸叶,野服还穿薜荔衣。
长笑五陵裘马客,不如君稳坐苔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花山隐者》是清代诗人徐裒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品简介
  • 作者背景:徐裒(约1760年—1854年),清代文学家,字仲章,一字伯远,江苏无锡人,著有《幽居诗存》。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诗词原文:“幽居寂寂掩荆扉,座绕烟云碧四围。石浅懒分泉脉细,山深喜种药苗肥。煮茶自扫松楸叶,野服还穿薜荔衣。长笑五陵裘马客,不如君稳坐苔矶。”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隐士的简朴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徐裒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静谧的自然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风格清新:他的诗作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风貌:徐裒的诗歌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隐逸生活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精神寄托。
  • 传承中华文化: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赠花山隐者》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赠花山隐者》不仅是徐裒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清代诗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