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试院联

州以姓传,邑以名传,仙骨几生修到此;
大海在左,大江在右,臣心一片濯逾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州试院联》是徐琪创作的一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高尚情操,同时也揭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取向

徐琪(1849-1918),字花农,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作为清代的翰林,他在清光绪庚辰年(1880)散馆授编修。他的书法造诣精湛,擅长花卉,神似恽南田,且著有《日边酬唱集》《粤轺集》等作品。

下面将深入探讨这副对联的各个方面:

  1. 创作背景
  • 徐琪创作《高州试院联》的背景可能与他对家乡的深情有关。他通过自己的笔墨,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以及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1. 文学价值
  • 这副对联不仅在形式上规整、韵律优美,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和深意。其中“州以姓传,邑以名传,仙骨几生修到此”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视;而“大海在左,大江在右,臣心一片濯逾清”则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从艺术角度看,徐琪在这副对联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副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仙骨几生修到此”中的“仙骨”暗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气质,而“大海在左,大江在右”则形成了一种宏大的背景对比,使得整副作品更加鲜明生动。同时,整副作品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充分展现了中文语言的美。
  1. 社会影响
  • 《高州试院联》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它不仅是徐琪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高州试院联》是徐琪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对联。它不仅是徐琪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