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庵访丁削山不遇

为爱鸟声幽,不辞般若游。
频寻樵子径,转向碧峰头。
云锁僧房静,门荒衰草稠。
所思曾不见,空对古松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柏林庵访丁削山不遇》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春日拜访友人时未能如愿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及其赏析:

  1. 作者简介:徐燕,字燕客,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其诗作中多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 诗句原文
    为爱鸟声幽,不辞般若游。
    频寻樵子径,转向碧峰头。
    云锁僧房静,门荒衰草稠。
    所思曾不见,空对古松楸。

  3. 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前往拜访丁削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为爱鸟声幽”,诗人展现了他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与向往,“不辞般若游”则显示了他对于宗教或哲学活动的参与与追求。接着,“频寻樵子径,转向碧峰头”,反映了他对自然探索的热情和对朋友的期待。然而,最终“所思曾不见,空对古松楸”揭示了诗人失望的心情和对友情的渴望。

《柏林庵访丁削山不遇》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至今,其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也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去感受自然之美、倾听内心的声音,同时也珍惜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友谊如同古老的松树一样长青不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