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尊彝兄弟见访溪庄

白鸥渺何处,一笑接诸昆。
不尽秋来意,相将倒一樽。
花香傍舍树,月上隔湖村。
钓得鲈鱼美,清愁细细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年尊彝兄弟见访溪庄》是清代诗人徐流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大年尊彝兄弟见访溪庄》的作者徐流方,字玉川,号杉泉,是清无锡人。生于康熙年间,少学举业,对书籍无所不窥。后来学习古文于顾栋高,曾从王澍、蒋衡学习书法,却最终弃去,转而专意于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受到同乡杜诏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诗有魏晋风。徐流方在诗坛的成就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2. 作品原文与翻译:《大年尊彝兄弟见访溪庄》这首诗共有八句,每句均为五个字,遵循了五言律诗的基本结构。全诗如下:
    白鸥渺何处,一笑接诸昆。
    不尽秋来意,相将倒一樽。
    花香傍舍树,月上隔湖村。
    钓得鲈鱼美,清愁细细论。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流畅而富有韵味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色。首两句“白鸥渺何处,一笑接诸昆”描绘了一幅海鸥在远方自由翱翔的画面,以及人们在此相聚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接下来,“不尽秋来意,相将倒一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时收获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花香傍舍树,月上隔湖村”则通过花香与月光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夜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山水之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徐流方诗词创作的典范之作。

《大年尊彝兄弟见访溪庄》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