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陈氏四砚歌

何者制砚称最佳,独数端溪老坑石。
拙闲堂中惯收藏,藉以缥囊大盈尺。
四砚一一如连城,卞和氏璧锡以名。
象形命意各类此,摩挲莹洁如天成。
主人书法工无比,健笔犹龙墨池起。
春蚓秋蛇未足云,字曰龙池良有以。
其一腻理石色匀,宛若遇雨林宗巾。
拟之折角毋乃是,拂拭且喜无纤尘。
蟾蜍之形更奇绝,天上分明应圆缺。
欧阳石屏犹不如,月窟疑从羿妻窃。
吁嗟四砚天下无,铜雀古瓦何为乎。
狂呼至宝入我眼,兴来捉笔为君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昌陈氏四砚歌》是清代诗人徐寅的一首七言古诗,展现了端砚之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品简介
  • 作者背景:徐寅,字虎侯,嘉兴人,工书精篆刻,有名于时。他擅长书法和篆刻,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 创作时间: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应属于清代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1. 诗歌正文
  • 端砚之赞:何者制砚称最佳,独数端溪老坑石。拙閒堂中惯收藏,藉以缥囊大盈尺。四砚一一如连城,卞和氏璧锡以名。象形命意各类此,摩挲莹洁如天成。主人书法工无比,健笔犹龙墨池起。春蚓秋蛇未足云,字曰龙池良有以。其一腻理石色匀,宛若遇雨林宗巾。拟之折角毋乃是,拂拭且喜无纤尘。蟾蜍之形更奇绝,天上分明应圆缺。欧阳石屏犹不如,月窟疑从羿妻窃。吁嗟四砚天下无,铜雀古瓦何为乎。狂呼至宝入我眼,兴来捉笔为君书。
  1. 艺术风格
  • 自然之美:诗歌中通过对端砚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景与文人的高雅情趣。端砚的细腻纹理、晶莹剔透的质感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都通过徐寅的笔触跃然纸上。
  • 文化内涵:诗中的“卞和氏璧”和“月窟”,不仅体现了端砚的珍贵,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典故的使用,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端砚美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颂扬。
  1. 社会影响
  • 文人推崇:徐寅的这首《海昌陈氏四砚歌》在当时受到了许多文人的喜爱,成为了他们赞美端砚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的流传不仅展示了端砚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后世影响:尽管具体的影响难以考证,但徐寅的作品无疑对后世文人的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在创作中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徐寅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精准地传达出端砚的美态,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细腻的纹理和清澈的光泽。
  • 意象丰富: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自然界的山水景色,也有人文历史的痕迹,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海昌陈氏四砚歌》不仅是一首描写端砚之美的诗歌,也是徐寅展现自己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作品。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