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友人远戍二首 其二

已甘罪谴戍荒溪,又发家人习鼓鼙。
孟博暂能随老母,子卿犹得见生妻。
鹡鸰原上闻猿啸,鸡鹿山前听马嘶。
梦里依稀归故国,千重关隘眼终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友人远戍二首 其二》是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风尘万里关河阔,雨露千山草木深。
    人间龙虎变,天外燕鸿违。
    死矣烦公传,北方人是非。
    涯海真何地,驱来坐战场。
    家人半分合,国事决存亡。
    一死不足道,百忧何可当。
    故人髯似戟,起舞为君伤。

  2.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履善,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的抗元名臣、爱国诗人,其诗风刚健,有“文天祥”之称,被后人尊称为“文山”。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多次拒绝元朝的招降,最终在赣州城破时壮烈牺牲,成为千古流传的民族英雄。

  3.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通过“风尘万里关河阔,雨露千山草木深”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宏大而深远的景象,表现了一种对友人远去后的深深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 情感深沉: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描述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 语言简练:诗中多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意象来表达情感,如“鹡鸰原上闻猿啸”等,语言简洁而含蓄,体现了文天祥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
  • 思想内涵: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还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国家的忧虑,显示出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 创作背景
    《怀友人远戍二首 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元军俘虏,被迫出使元朝,期间多次拒绝元朝的诱惑,最终因忠诚而被处死。在这段艰难岁月中,文天祥写下了这些诗作,表达了他对于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怀友人远戍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