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清明前二日惠山闲步

寻春迤逦傍山行,渴饮玉泉清。
曲径红飞。
危亭绿覆,莺哢两三声。
佳人争趁清明近,分队踏浓青。
但恨蛾眉,轻纨半掩,流睇未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少年游·清明前二日惠山闲步》是清代诗人徐喈凤创作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惠山脚下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向往。

诗中“寻春迤逦傍山行”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沿着山路漫步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而愉悦的心情。紧接着“渴饮玉泉清”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水源的喜爱与渴望,玉泉的清澈透明象征着清明时节特有的清新空气。

“曲径红飞”和“危亭绿覆”两句,不仅描述了惠山的自然风光,还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红色的花瓣随风飞舞,绿色植被覆盖着古老的亭台,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莺哢两三声”一句,以莺鸟的鸣叫声作为背景音,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

在赏析《少年游·清明前二日惠山闲步》时,还可以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去分析。首先,这首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即简洁直接地描写景物,不添加任何华丽的辞藻,却能将自然景色的美妙呈现得淋漓尽致。其次,诗歌通过对清明节氛围的渲染,不仅展示了惠山的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少年游·清明前二日惠山闲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清代诗人徐喈凤的艺术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