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醉闲行曲岸斜,钩衣时见树丫杈。
老梅一样如人傲,勒住春前无数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倚醉闲行曲岸斜,钩衣时见树丫杈。
老梅一样如人傲,勒住春前无数花。
《西溪纪游和序伯·其二》是清代诗人孙承勋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仲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孙承勋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温暖的春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中“倚醉闲行曲岸斜,钩衣时见树丫杈”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漫步在岸边的情景,曲折的河道旁,树枝交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老梅一样如人傲,勒住春前无数花”则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它不仅傲立于寒冬之中,还阻止了春天里其他花卉的盛开。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受。
孙承勋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例如,“剧爱山僧能本色,不将米汁赚如来”一句,既表达了对山僧本性纯朴的赞赏,又巧妙地运用了“不将米汁赚如来”这一俗语,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孙承勋的《西溪纪游和序伯·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和深厚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