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终日雨,兀坐守柴扃。
搅我心如醉,怜君眼独醒。
烟迷千树白,云锁一山青。
却忆重阳节,潇潇倚枕听。
春雨闷坐忆循良先生
介绍
“春雨闷坐忆循良先生”是清代诗人孙思敬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九。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中的闲坐情景和对循良先生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孙思敬,字石公,号东山,清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以七绝著称,其诗作多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孙思敬的生平事迹不详,但根据他的诗作风格来看,他可能是一个性情中人,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
作品原文:那堪终日雨,兀坐守柴扃。
搅我心如醉,怜君眼独醒。
烟迷千树白,云锁一山青。
却忆重阳节,潇潇倚枕听。白话译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春雨绵绵的午后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诗中的“那堪终日雨”、“兀坐守柴扃”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连绵细雨而长时间无法外出的无奈和孤独感;“搅我心如醉”则表达了被雨声搅扰得心神不宁的状态;而“怜君眼独醒”则反映了作者对循良先生的深深怀念,尽管自己心境不佳,但对他人的关怀之情却依旧存在。最后一句“却忆重阳节,潇潇倚枕听”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在回忆中的情感波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表达方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名家点评:孙思敬的这首诗在文学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赞赏。一些学者和评论家认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很好地捕捉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内心感受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春雨闷坐忆循良先生》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的深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