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君 为子画海岱搴帷图十帧 其九 卫水浮碑

高家兄弟椒房戚,大冢难防水冲击。
冯夷知我好古碑,夜半浮出长河湄。
耕氓见此惊告我,往视如获瑶琼瑰。
碑中奇字颇难识,赖我能通六书说。
文初变楷带分隶,石幸埋沙未刓缺。
千夫邪许移入城,横舍立处高峥嵘。
流传墨本遍寰宇,考史共记高贞名。
八年济北燕南住,善政应惭颂来暮。
后人或比岘山碑,忆我摩娑不能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吴君为子画海岱搴帷图十帧其九卫水浮碑》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李嘉祐。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海岱青天外,沧波白日边。
浮山如削玉,出水若飞仙。
石路萦纡转,松门掩映连。
登临兴不尽,归去复凄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首联写“海岱”之景,即指泰山和东海边,以突出其高耸入云的特点。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壮观景象,用“浮山”形容其巍峨挺拔,像玉石一样洁白无瑕;“出水”则形容其如同神仙一般飘逸超脱。第三联描写了通往山顶的道路曲折蜿蜒,而松门则像一道屏障,将人们与外界隔绝开来。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在登临泰山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和激动之情,以至于不愿离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完美景之后,内心的感慨和失落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和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