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之石三两松,恍与奇士披心胸。
此中独坐意幽绝,要比松高石坚洁。
有时白眼看冰山,多少繁华共磨灭。
君家东住泰岱云,松五大夫峰丈人。
一邱一壑几时别,江左苍生要君出。
好携长剑倚空行,足底笑视松涛声。
倚松靠石图为张转运 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倚松靠石图为张转运》是明代画家、诗人、书法家陈献章的一幅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的创作时间为明代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是陈献章应友人之邀为张运使所作的。
陈献章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在一次聚会上,陈献章与好友张运使共同欣赏了一幅山水画,画面中描绘了一座苍劲挺拔的松树和一块巨石,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张运使被这幅画所吸引,于是请陈献章为他创作一幅类似的画作。
《倚松靠石图为张转运》的画面构图简洁而富有诗意,以淡墨勾勒出山峦起伏的轮廓,再以浓墨点染出松树和巨石的细节。整幅画作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陈献章在画作上题写了一首诗:“倚松靠石图,张运使我作。一峰横碧海,万壑响清泉。云影摇空阔,烟霞映晚天。此中真境界,何必觅神仙。”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倚松靠石图为张转运》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