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答室人作

待月月既出,含情柰月何。
微风吹秋衣,对影如横波。
下阶怯寒露,入室愁清哦。
与子非一身,牵连抱微疴。
空光媚幽夜,聊复舒双蛾。
浮云若危槎,中有仙人过。
我愿凌苍苍,携子招常娥。
灵药捣果成,一饮生春和。
道逢瑶池母,霜鬓衰鬖髿。
桂蠹百回死,老蟾瘦么么。
天上不可居,玉女寒峨峨。
踟蹰忽中坠,似失朱颜酡。
青山爱绿发,访道休蹉跎。
此月千遍圆,百年亦投梭。
浮荣安足珍,伐性恐已多。
与子金石心,相期托烟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月答室人作》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月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友情的感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生平背景:刘敞,字原父,号公是,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曾历任吏部南曹、知制诰等职。在宋仁宗时期,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永兴军(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后因病调回,官至判南京御史台。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是对《春秋》学的研究颇有建树,著有《春权权衡》、《七经小传》和《公是集》等作品。
  • 创作风格:刘敞的创作风格严谨而不失文采,其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脱俗。他对月亮的描写尤为细腻,如《对月》中“浮云若危槎,中有仙人过”等句,将月亮与神秘仙境联系起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1. 诗歌原文
  • 待月月既出,含情柰月何。
  • 微风吹秋衣,对影如横波。
  • 下阶怯寒露,入室愁清哦。
  • 与子非一身,牵连抱微疴。
  • 空光媚幽夜,聊复舒双蛾。
  • 浮云若危槎,中有仙人过。
  • 我愿凌苍苍,携子招常娥。
  • 灵药捣果成,一饮生春和。
  • 道逢瑶池母,霜鬓衰𩭹髿。
  1. 诗歌鉴赏
  • 意境营造: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月亮这一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诗中多次出现的“月”字,既是景致也是情感的寄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 情感表达:刘敞在诗中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我愿凌苍苍,携子招常娥”一句,更是展现了他对超越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渴望。
  • 艺术特色:刘敞的诗歌在形式上继承了唐宋诗词的传统,但同时也有所创新。他的诗歌在结构上讲究对称和平衡,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显示出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1. 相关作品
  • 《春权权衡》:这部作品是刘敞在《公是集》中的作品之一,主要探讨了《春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示了刘敞对《春秋》学的深刻理解和研究。
  • 《七经小传》:在《七经小传》中,刘敞详细解释了《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孝经》这七部儒家经典,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
  1. 历史影响
  • 学术贡献:刘敞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春秋》学领域,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 文学地位:在宋代文学家中,刘敞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月答室人作》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刘敞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还体现了他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是理解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研究宋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