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羲皇易,安知造物心。
九家纷异说,真宰杳难寻。
久静还生动,微阳渐革阴。
似图观太极,如律审元音。
数点梅初绽,方中月乍临。
邹谈千字侈,弼学一言深。
消息探从古,清宁测自今。
圣衷通帝谓,编绝览书林。
赋得讲易见天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讲易见天心》是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该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和智慧。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作者简介:孙星衍,字伯渊、渊如,号季逑,江苏阳湖人。他于乾隆五十二年中进士,授编修,后因不满和珅而离开官场,历任山东督粮道等职。孙星衍少工词章,与同乡洪亮吉、黄仲则等人齐名。其学问涉猎广泛,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并旁及其他子百家,必通其义。他辑刊了《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并有《尚书今古文注疏》、《芳茂山人集》等著作传世。
诗歌原文:“不读羲皇易,安知造物心”,表达了对古代哲学经典的尊重和学习的重要性。“九家纷异说,真宰杳难寻”则反映了古代易经学派的多样性以及理解真谛的艰难。“久静还生动,微阳渐革阴”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机,强调了自然界中阴阳和谐的道理。“似图观太极,如律审元音”则通过太极图和乐律,展示了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
诗歌主题: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孙星衍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他通过对易经的学习,试图探索天道与人世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导实践,影响后世。
《赋得讲易见天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孙星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和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