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尘土梦乡庐,锦翠林峦画不如。
犹对青山染须发,归田争忍待悬车。
六月三十日抵栖霞口占时乞假南旋
介绍
《六月三十日抵栖霞口占时乞假南旋》是清代诗人孙星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孙星衍,字伯雍,号潜庵,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一生致力于学术和文化事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歌原文及翻译:《六月三十日抵栖霞口占时乞假南旋》原文如下:
六年尘土梦乡庐,锦翠林峦画不如。
犹对青山染须发,归田争忍待悬车。译文:经历了六年的尘世喧嚣,我梦回故里。
眼前的山林美景胜过了任何画家的画卷。
面对这青山,我不禁染上白发,
想到归田的誓言,又怎能再等?诗歌赏析:《六月三十日抵栖霞口占时乞假南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六年尘土”开头,描绘了自己在尘世中的奔波与劳累,与“锦翠林峦画不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自然的清幽美好。而“犹对青山染须发”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归田争忍待悬车”,“争忍”表现出诗人对归田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执着。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六月三十日抵栖霞口占时乞假南旋》采用了简练有力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尤其是通过对比“锦翠林峦画不如”与“犹对青山染须发”,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状态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将青山视为有情感的生命体,赋予了它们生命力,这种手法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也深化了诗歌的内涵。
《六月三十日抵栖霞口占时乞假南旋》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历史背景同样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对生活、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