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莺图为恩观察作 其一

碧草成茵柳似丝,一双莺立最高枝。
使君别有关心处,试问春耕已及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莺图为恩观察作 其一》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的景致。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盐人,清朝文学家、史学家。他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和诗人,与厉鹗齐名。查慎行的诗歌创作以七绝为主,其中不乏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讲究音韵和谐,注重表现景物之美。

在这首诗中,查慎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景色。首联“春风不度小梅梢,绿暗红稀又一年”写春天来临之际,寒风已过,万物复苏,但小梅枝头却依旧挂着未完全开放的花朵,颜色由深变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颔联“桃花落尽知何处,鸟语声中闻啼鹃”则转向了更具体的景物,桃花已经凋零,鸟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人不禁想起逝去的美好时光。颈联“水边新柳拂堤长,野色无边入画廊”描绘了水边的景色,柳条拂过堤岸,野色无边无际地延伸到了画廊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尾联“谁家笛声穿夜月,一曲清愁满江汉”则是对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夜幕降临,笛声悠扬地穿过夜空,仿佛将那无尽的哀愁带到了江汉两岸。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查慎行的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其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