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日同黄小松司马 至嘉祥山中访武梁石室画象小松作图纪游 其一

石室千年为尔开,翠微访古共徘徊。
高寒到骨清如许,却喜无人带热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十一日同黄小松司马至嘉祥山中访武梁石室画象小松作图纪游》是宋代文人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嘉祥山中拜访武梁石室时,看到石室内刻有古代人物画像的情景,以及与好友黄小松一同参观的愉快体验。苏轼在此诗中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敬仰以及与朋友共度时光的乐趣。

苏轼通过诗句“同黄小松司马 至嘉祥山中访武梁石室”表明了他与黄小松和司马同行到嘉祥山中进行的一次文化考察。这里的“司马”很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官员,而“黄小松”则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同行者。他们一同访问的是位于山东嘉祥县的武梁祠,该祠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名士——武梁而建立的。

在诗中,“画象小松作图纪游”一句表明苏轼对武梁祠内壁画的赞赏,并亲自为之作图以记录这次旅行。这里的“画象”指的是武梁祠中的壁画,这些壁画描绘了古代圣贤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苏轼不仅赞叹其艺术之美,还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古代文化遗产的尊敬之情。

这首诗是苏轼对自己与友人共同探访武梁石室并为之绘图的一段美好回忆。通过对这段经历的描述,苏轼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欣赏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