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洪大

绝业平生亦有俦,异人卢霍待孤求。
百年易冷名山骨,万里谁驰极塞头。
独旦逖琨休辍舞,两贤蒙羿亦须雠。
牛衣尚有长贫妇,为访腾空作远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洪大》:怀古抒情的佳作

《寄洪大》是诗人祁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是祁顺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心态的一种缩影。

诗中“一别江藩十五年,重来双鬓已皤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在古代中国,官员常常因为公务繁忙而长时间离开京城,这种情形对于祁顺来说并不陌生。他通过自己的诗歌,抒发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清风明月滕王阁,还与湖山话旧缘。”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滕王阁作为一处著名的历史建筑,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在诗中提及滕王阁,无疑是在向读者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时愁把笔,淸泪透衣绵。”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写往往与情感表达紧密相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流露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整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无论是意象的选取还是情感的表达,都显示出祁顺高超的艺术造诣。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个人的哀愁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寄洪大》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承载着作者的个人情感、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祁顺作为一个文学家,如何通过文字将个人的情感世界与广阔的社会现实相连接,从而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