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方立堂招饮作

别绪纷纶话夜阑,故交郑重整杯盘。
尊前落月随人到,鬓上新霜秉烛看。
蛤蛎味边忘事易,鲈鱼风里去乡难。
廿年陈迹依稀在,他日鸥盟未可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方立堂招饮作》的文学鉴赏

当我翻开孙星衍的《扬州方立堂招饮作》,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别绪纷纶话夜阑,故交郑重整杯盘”带出一种离别后的感慨,朋友间的聚首往往伴随着深夜的谈笑,而当夜深人静时,才更加珍惜这难得的相聚时光。这种描写让人联想到古人的友情,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心却始终相连。

“尊前落月随人到,鬓上新霜秉烛看”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月亮在酒樽前静静地陪伴着他们,而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他们的发梢。这种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接受,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

“蛤蛎味边忘事易,鲈鱼风里去乡难。”这句则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是品尝美食时容易忘记其他事情,二是离开家乡时感到困难重重。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不同经历的感受。

结尾的“廿年陈迹依稀在,他日鸥盟未可寒”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陈迹”和“鸥盟”都是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即使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或许无法再像以往那样频繁地相聚,但他们的友情依旧温暖如初。

《扬州方立堂招饮作》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更像是孙星衍对人生、历史和友情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对友情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