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源轻出愧虚名,纡郁澄清揽辔情。
捧檄有人同小谪,扶犁感我欲归耕。
千家桂玉愁才减,一梦莼鲈去未成。
差喜随车三日雨,行春村落有歌声。
季春上浣得雨偕汪刺史 张州佐 泛舟次韵 其二
介绍
《泛舟次韵 其二 》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在徐州任太守时,与好友汪、张州佐泛舟游赏之时。全诗以雨景起兴,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季春上浣得雨偕汪刺史张州佐泛舟次韵其二
一雨洗空阔,浮云翳山椒。
我行独何之,江水渺悠悠。
坐中两仙伯,共饮复同游。
忽焉相顾失,惊鸿落飞鸥。
“季春”指的是春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初夏时节。而“上浣”则是指这个季节的某个月份,具体日期需要根据具体的年份来确定。“得雨”意味着天气突然转晴,降雨之后空气变得清新,万物生机勃勃。“偕汪刺史张州佐泛舟”描述了两位官员和两位朋友一同乘船出游的情景。这里的“汪刺史”指的是一位名叫汪公的人,可能是当时的官员;而“张州佐”可能是指另一个叫张的朋友。泛舟游赏是一种常见的文人雅事,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欣赏美景、交流思想、增进友谊。
“次韵”表示这是对前人诗词的回应和模仿。而“其二”则是这首诗的标题,表明这是其中的第二首作品。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从“一雨洗空阔”开始,描述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景色。雨水洗净了宽阔的天空,使得浮云变得暗淡无光,仿佛被遮蔽在山间。接着,“我行独何之”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行走的心情。他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只能漫无目的地前行。这里的“独何之”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然后,“江水渺悠悠”描述了江水的浩渺和流动。江水似乎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深远和宽广的感觉。这里的“渺悠悠”描绘了江水的宁静和悠远。
“坐中两仙伯,共饮复同游”展现了两位官员和朋友之间的友情。他们一起品酒、畅谈,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然而,突然之间,他们似乎都失去了方向感,彼此相视而笑,仿佛一只惊鸿般地从天空中落下,又像一群飞鸟一样掠过水面。这里的“忽焉相顾失”表达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迷失方向时的惊讶和困惑。而“惊鸿落飞鸥”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意外遭遇和惊恐的表情。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写和对友情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雅士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