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及草堂看牡丹

款门两度入芳筵,煮茗清谈屏管弦。
笋味脆供微醉客,花光浓照半阴天。
闲中世事抛身外,乐处禅机在眼前。
回首曹南春似海,万丛不及一枝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及草堂看牡丹》是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孙星衍(1753—1818),字伯雍,号潜庵,山东淄川人。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春及草堂看牡丹》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2. 诗词原文:《春及草堂看牡丹》是孙星衍的名作,诗中描绘了他在春天时访问草堂欣赏牡丹花的情景。以下是全文:
    款门两度入芳筵,煮茗清谈屏管弦。笋味脆供微醉客,花光浓照半阴天。
    闲中世事抛身外,乐处禅机在眼前。回首曹南春似海,万丛不及一枝妍。
  3. 诗意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春天草堂观赏牡丹时的心境。首句“款门两度入芳筵”描绘了作者多次拜访草堂并享受其中的美好时光。第二句“煮茗清谈屏管弦”则反映了与友人一起品茶谈心的场景。第三句“笋味脆供微醉客”形象地展现了品尝竹笋时带来的愉悦感受。而第四句“花光浓照半阴天”则描绘了牡丹花朵在阳光下灿烂的景象。第五至七句通过“闲中世事抛身外”,“乐处禅机在眼前”以及“回首曹南春似海”等表达,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和内心的喜悦。最后两句“万丛不及一枝妍”则强调了牡丹中的独特之美。
  4. 艺术特色:孙星衍的《春及草堂看牡丹》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其语言简练明快,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捕捉和表现景物的特点。其次,诗歌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再次,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展现了牡丹的花姿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春及草堂看牡丹》不仅仅是一首赞美牡丹的诗歌,更是一部展现作者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孙星衍的诗歌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