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谢玉中丞 赐题先文介公殿试策二律次韵 其二

冰壶水镜比身名,戴斗才华压国英。
爱日再来升岱观,润河千里到沧瀛。
白云私幸传衣久,华衮全凭论史精。
好把骊珠勒圆石,幽光隔代慰邠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谢玉中丞 赐题先文介公殿试策二律次韵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作品。

此诗作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春,当时李梦阳正担任监察御史兼南京刑部主事等职。这首诗是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以表达对友人先文的敬仰和对其才学的认可,同时抒发自己对官场仕途的不满和感慨。

首句“君今得路早”,直接点明了朋友先文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仕途的事实。“得路”一词在这里指的是科举成功,意味着先文从此可以步入仕途,施展才华。

第二句“天开阊阖上青云”,则进一步表达了朋友先文在科举成功后能够直升朝廷,官至高位的喜悦之情。“阊阖”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这里代指皇宫,而“青云”则是比喻官职高升,飞黄腾达的意思。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朋友先文的祝贺,又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文章政事两相宜”,是对朋友先文才能和品德的双重肯定。“文章”指的是文学修养,而“政事”则是指政治才能。这句诗不仅赞扬了朋友先文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还肯定了他在政治上的能力和成就。

第四句“一官何足贵,百尺有馀基”,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先文仕途短暂的忧虑和惋惜。“一官”即一个小小的官职,而“百尺”则指高耸入云的楼阁,这里用来象征高位。这句话暗示了虽然朋友先文已经获得了官职,但这只是暂时的荣耀,真正值得珍视的是他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基础地位。

最后一句“我辈无闲人,相期共扶轮”,则是诗人对自己和朋友们的一种期许和鼓励。诗人希望与朋友先文共同致力于国家治理,共同扶持社会进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

这首诗通过赞美朋友先文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以及其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仕途的感慨和对朋友先文的期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对个人价值的追问,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