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十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种得寒菘山圃茂。
官租不欠秋收后。
上瓮香腾新酿酒。
君知否。
霜天红日三竿透。
矮屋数楹茅草覆。
小窗暧暧阳和逗。
墐户绸缪塞向又。
棉衣授。
冬来温鲍妻兄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 其十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是清代诗人唐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种得寒菘山圃茂:种下的是寒冷季节的菘菜(白菜),在山里的菜园子里生长得繁茂兴旺。
  • 官租不欠秋收后:官府的租税从未拖欠过,秋收之后便能按时归还。
  • 上瓮香腾新酿酒:打开一坛子酒,香气四溢,这是新酿的酒。
  • 君知否:您知道吗?
  • 霜天红日三竿透:霜天的红日高高挂起,已经过了三个太阳时分。
  • 矮屋数楹茅草覆:矮小的屋子有几间,屋顶被茅草覆盖。
  • 小窗暧暧阳和逗:小窗户暖洋洋地透进阳光。
  • :用泥巴封堵,可能指的是烟囱或门户。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渔家傲·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喜爱,以及他对自然和谐、丰收和友情的赞美。
  • 语言风格: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山村的宁静与美好。
  • 艺术手法: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技巧,如“红日三竿透”,生动描绘了霜天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背景介绍
  • 作者背景:唐芑生活在清朝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
  • 历史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中国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
  • 地域特色:诗中描写的乡村景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北方山区的自然风光。

《渔家傲 其十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也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