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著《春秋》,大义揭星汉。
功罪无匿情,是非有定案。
作史与论史,宜以经为断。
后儒恣穿凿,如丝各棼乱。
收夸尔朱功,寿訾武侯短。
蜀魏争正闰,岛索互诋谰。
冯道善变通,武媚宜郊祼。
邪说既纷纭,大道日离畔。
矫矫赵夫子,朱墨久研钻。
家贫出负米,宾席弄柔翰。
《六经》贮巾箱,三史供点窜。
上下数千年,一一如珠贯。
笔挟董狐直,书过袁豹半。
辩如悬河注,目如岩电烂。
论准《过秦》核,语陋《美新》谩。
示我两卷书,明窗得吟玩。
潜德有必彰,奸谀死无逭。
南山岂可移,先零何足按。
霍若雺雾披,涣若春冰泮。
《明史》今未成,授简多疑惮。
白头虽有期,青竹何由汗?
如君著作才,固宜参史馆。
说经常硁硁,陈史亦侃侃。
形诸直如笔,千秋事可判。
庶禀鲁史程,得随游夏赞。
惜哉擅三长,无人置一算。
抱书菰芦中,慨然发永叹。
赠赵松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所提问的文学作品是唐孙华的《赠赵松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 作者介绍:
- 唐孙华,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歌创作技巧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诗歌原文:
尼父著《春秋》,大义揭星汉。功罪无匿情,是非有定案。
作史与论史,宜以经为断。后儒恣穿凿,如丝各棼乱。
收夸尔朱功,寿訾武侯短。蜀魏争正闰,岛索互诋谰。
冯道善变通,武媚宜郊祼。邪说既纷纭,大道日离畔。
矫矫赵夫子,朱墨久研钻。家贫出负米,宾席弄柔翰。
《六经》贮巾箱,三史供点窜。上下数千年,一一如珠贯。诗歌内容:
- 历史与正义:诗人通过提及《春秋》,表达了对于历史的公正评价和历史真相的追求。他强调历史的记录应当基于事实,而不是随意的解释或歪曲。
- 学术自由和批评:诗歌中也提到了后学学者在研究历史时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派的偏见和个人的理解。这反映了诗人对学术研究应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期待。
- 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中还涉及了对历史上不同人物功过的评价,比如对诸葛亮的功过进行客观的评述,以及对其死后的各种非议进行了反思。
- 文学与现实:诗人通过提到《六经》和三史,表达了文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角色。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 时代变迁与价值追求:诗末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未来价值追求的展望,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和道德理想的坚持。
唐孙华的《赠赵松一》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历史评论。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