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召甫联

其为人也小有才,只因恃己聪明,尝药神农偏益疾;
所谓天者诚难测,匪独促君寿数,伤心伯道更无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周召甫联》是清末近现代初的倪星垣的作品。该作品通过深情的词句表达了对逝者周召甫的哀思和对其一生的惋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基本信息
  • 作者背景:《挽周召甫联》的作者是倪星垣,字为章,号半农居士,直隶献县周官屯人。倪星垣性情慧黠且少负才名,其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 创作时期: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挽周召甫联》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907年左右。
  1. 内容解读
  • 情感表达:倪星垣通过这副对联抒发了对周召甫生前聪明才智与晚年遭遇不幸的感慨。他提到周召甫生前恃己聪明,甚至因过度依赖智慧而“尝药神农偏益疾”,反映了他对周召甫个性中聪明过人的一面。
  • 人生反思: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周召甫生命终结的无奈与痛心。他的“声息低微”和“知非寿兆”等表述,揭示了周召甫虽然才华横溢,却最终未能善终的悲哀命运。
  • 家族关系:在对联中,倪星垣提到了自己的亲属关系,如妻子徐氏、王氏,以及女儿。这表明他不仅关注周召甫的个人命运,也关心其家族的福祉。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在《挽周召甫联》中,对仗工整是对联的一大特点。例如,“性情慧黠,少负才名,剧怜用尽聪明,已断蚕丝悲委化。”中的每个句子都与下句相对应,形成了严谨的对称美。
  • 意境深远:这副对联不仅在文字上追求对仗和谐,还在意境上追求深远。通过对周召甫生前和身后境遇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 情感真挚:倪星垣在创作这副对联时情感真挚,他以真挚的情感寄托在文字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周召甫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挽周召甫联》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纪念。它展示了倪星垣高超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