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作霖吴俊升联

赍恨赴黄泉,三矢终能属存勖;
捐躯凝碧血,立庭谁为警夫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张作霖吴俊升联》是近现代王寅卿创作的一副对联,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变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副对联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王寅卿(1893—1960)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文学作品多以表达爱国情怀和对民族未来的关注为主题,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 王寅卿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能够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他的创作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认可,也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广受欢迎。
  1. 对联原文及赏析
  • 原文
    南征猿鹤已全收,老将军坐镇龙沙,亦堪雄一世,不道归途变起,遽陨台星,问狙击谁尸,怒气直冲辽海
    北望塞垣空锁钥,晋王三矢遗哲嗣,捐躯凝碧血,楚人一户可亡秦,赍恨赴黄泉
  • 赏析:《挽张作霖吴俊升联》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技巧。对联中的“南征”与“北望”分别指代了张作霖和吴俊升在不同地域的英勇事迹,而“老将军”与“晋王”则分别代表了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伟大形象。通过对比两位英雄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此外,对联中的语言运用巧妙,如“怒冲”“气贯长虹”等词汇,使得整副对联既有力又充满诗意。
  1. 历史背景
  • 张作霖(1875—1928),奉系军阀首领,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他在东北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统治生涯。张作霖的统治虽然短暂,但他对东北的影响力深远。
  • 吴俊升(1863—1928),奉系军阀重要人物,曾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等职务。他在任期间,努力维护地方稳定,推动经济发展。遗憾的是,1928年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吴俊升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他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人们。
  1. 社会影响
  • 这副对联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被这对联所展现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伟大事迹所感动,对张作霖和吴俊升的评价也更加深入和全面。这对联成为了研究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反思。
  • 对联的流传也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挽张作霖吴俊升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王寅卿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动态和文化氛围。

《挽张作霖吴俊升联》是一幅充满历史感和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它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通过对这对联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加珍惜和平与繁荣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