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萧疏绝点尘,喜无拘束任吾真。
瓶花漾影皆良友,明月穿窗亦比邻。
落拓生涯忘老壮,清幽池馆得闲身。
寰中自有逃名处,不必桃源始避秦。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倪之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高远的志趣,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文化内涵深厚的美学理念。
诗的第一句“一榻萧疏绝点尘”,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独特之处,意在表现他的居所虽简陋却无尘埃的污染,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一种超然脱俗的追求。这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也反映了他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
第二句“喜无拘束任吾真”中,“无拘束”意味着诗人不受外界干扰,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任吾真”则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实自我、不做作的个性。这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性的自由解放,还体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第三句“瓶花漾影皆良友”,诗人将生活中的小景致——瓶中的花朵和影子,比作朋友,这不仅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更表明了诗人通过简单事物的观察来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和慰藉。
最后一句“明月穿窗亦比邻”,则是诗人情感投入的自然流露。月亮透过窗户照进室内,仿佛友人就在身边,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诗人用“比邻”来形容月光,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二》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与文化深度的图景。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