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张瑕瑀 其二

读画敲诗且未休,玉山犹恨不同游。
三年作客千场醉,万绪萦身一夕抽。
各有青毡为故物,相期白首亦风流。
芽姜箭菜江南味,领取归时满意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张瑕瑀·其二”是胡承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读画敲诗且未休,玉山犹恨不同游。
    三年作客千场醉,万绪萦身一夕抽。
    各有青毡为故物,相期白首亦风流。
    芽姜箭菜江南味,领取归时满意秋。

  2. 诗句解析

  • 读画敲诗且未休:描绘了诗人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的执着和热情。
  • 玉山犹恨不同游:诗人遗憾无法与友人一同享受美好的时光,如同玉山之景一般。
  • 三年作客千场醉:形容诗人在异地生活了三年,经历了无数的饮酒聚会。
  • 万绪萦身一夕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同万绪缠绕其身,最终在一夜中得以解脱。
  • 各有青毡为故物:指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象征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
  • 相期白首亦风流:期望与友人保持长久的友谊,即使年华老去,依然风华正茂。
  • 芽姜箭菜江南味:江南的美食,如嫩芽姜、箭菜等,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 领取归时满意秋: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回归家乡的期待和满足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寓意着成果和成就。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胡承珙的晚年或离乡期间所作。
  • 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眷恋。
  • 通过对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玉山、青毡、江南味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添了诗意。
  • 语言简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展望。

《留别张瑕瑀·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胡承珙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中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